芒果体育(一)2023年8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7月外贸数据,整体上看压力继续加大。今年7月当月,出口与进口同比分别下降14.50%和12.40%芒果体育,不仅仅弱于预期值(-13.20%和-5.60%),亦仅弱于前值(-12.40%和-6.80%),表明外需端的压力逐渐明朗化。具体看,
今年7月当月,进出口、出口与进口体量分别为0.48万亿、0.28万亿和0.20万亿,均2023年3月以来新低,不仅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亦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同时,-13.60%的进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新低、-14.50%和-12.40%的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亦分别创下2020年3月和2023年1月以来新低。
(二)数据上看,在今年3-4月出口数据明显好于进口数据之后,今年5-7月的出口数据转而明显弱于进口数据,这表明今年5月以来,外需走弱的压力要明显大于内需。也即当前在内需持续弱势的情况下,外需亦不容乐观。
二、中国贸易顺差呈现七年一个周期的典型特征:未来三年贸易顺差预计趋势向下
仅从数据上看,今年4月开始,外贸数据走弱态势便已非常明显。不过如果从更宏观和更长的视角来看,则会发现中国贸易顺差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即七个一个轮回(四年趋性上升、三年趋性下降)。例如,2005-2008年期间、2012-2015年期间以及2019-2022年期间,贸易顺差持续走高,持续时间均为四年;2009-2011年期间以及2016-2018年期间,贸易顺差持续走低,持续时间均为三年。
如果按照上述规律,2022年将是本轮贸易顺差走高的最后一个年份,2023年将开启连续三年(即2023-2025年)的贸易顺差下行周期。不过我们亦发现,无论是贸易顺差的上行周期,还是下行周期,其变化在趋势上看均是渐进的,且每一轮周期的高点和低点均呈逐步抬升之势芒果体育,这说明即便未来三年贸易顺差整体下行,幅度上料也会比较可控。
如果能够接受未来三年贸易顺差将趋势性下滑这一结论,那么就不太需要关注贸易品种和个别月份异常数据的影响,因为这些改变不了大局。同时,在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中国的贸易伙伴结构亦在发生趋势性变化。
(一)今年以来对欧美日韩的贸易出现萎缩,对俄、新加坡、非洲等经济体贸易大增
按国别来看,我国外贸市场主要分别传统和新兴两大区域,其中传统主要包括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新兴区域主要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含东盟)等。
从数据上看,今年以来中国对欧美日韩等四大经济体的贸易开始出现萎缩,对俄罗斯、新加坡、非洲等经济体的出口规模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具体看,今年1-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弱于整体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有韩国(-24.70%)、中国台湾(-24.50%)、美国(-18.60%)、新西兰(-12.70%)、欧盟(-8.90%)、中国香港(-9.40%)、日本(-6.80%)、越南(-6.50%)、巴西(-6%),出口同比增速仍能保持正值的经济体主要有俄罗斯(73.40%)、新加坡(20.20%)、非洲(12.30%)和马来西亚(0.10%),而同比增速好于平均水平的经济体主要有东盟(-2%)、印度(-2.20%)、澳大利亚(-2.60%)、拉丁美洲(-3.50%)和英国(-4.10%)。
可以看出,中国对欧美日韩剧等四大经济体的出口出现了明显收缩,而出口增长主要靠俄罗斯、新加坡、非洲等经济体支撑,而东盟的支撑力度目前看还比较弱。
1、数据上看,欧美日韩等四大经济体占中国的出口份额总体趋于下降,已经从2004年的56%以上和2017年的46%左右降至今年7月底的40%以下。其中,欧盟、美国、日本与韩国占中国的出口份额则分别降至目前的15.44%、14.48%、4.75%和4.53%。
也即四大经济体占中国出口份额的比例出现两轮下降过程,分别为2004-2013年以及2018年以来,前一个下降阶段是自发因素,后一个下降阶段则是由于地缘因素所致。
2、不过需要注意的,虽然出口份额总体趋于下降,但中国对四大经济体的出口规模却总体保持着增长。这说明虽然四大经济体对中国出口的贡献比例趋于下降,但规模还是保持着上升,而中国出口规模的增量则主要其它经济体贡献,即其它经济体在中国出口增量贸易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其它经济主体主要包括东盟、拉美、非洲等。
从产品维度看,我国出口端与进口端带有典型战略导向,出口端以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机电产品成为最大亮点,进口端则以能源和消费类产品为主,且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数据显示,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汽车、家电)、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钢材等类别。其中,这里的机电产品主要指汽车(包括底盘)、汽车零配件、锂电池、电气控制装置和船舶等,而家电产品则主要指家用电器和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音视频设备零部件。
这也说明,中国希望通过以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和新兴市场能够在封锁中闯出一条路,改变不利的局面。所以我们看到,中国车企近期频繁与外资开展合作,并在东盟、墨西哥等地设厂招工,其很大背景应该是出于应对未来变局的考虑。
(二)相较于出口端,进口端的产品门类更具战略意义,主要为能源和消费品。这里的能源主要为煤及褐煤、成品油、天然汽等,消费品则主要为食用植物油、医药材及药品、肥料、纸浆等。同时上述能源和消费品主要来源于非传统外贸市场。
(一)从政策发力方向来看,虽然我国外贸市场呈现二元特征,但考虑到结构差异,未来一段时期的任务仍是稳住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些传统外贸市场,同时持续挖掘包括东盟、拉丁美洲、非洲等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当然,前者难度很大,后者的难度似乎也开始显现,“前者扶不起”以及“后者撑不起”是外贸领域需要面临的两大难题。
(二)由于当前内需不足困境已经较为突出,因此稳住外需也成为稳住经济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在锚定两个市场的基础上,提高出口质量、根据战略需要扩大进口门类。例如,在出口产品门类中,中国有意控制了稀土这一产品的出口。实际上,以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超预期以及能源类产品进口力度加大亦是贯彻上述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考虑到后续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和地缘博弈会是常态等因素,未来外贸数据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剧,更易受到时点和个别事件的影响。如果未来三年贸易顺差趋势向下,则意味着外贸端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力量会比较弱,这一点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四)在“中国经济没有那么好、美国经济没有那么差”以及进口更多基于战略维度考虑的假设下,对外贸数据的判断仍需谨慎。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特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特定行业或产品的依赖度较高,而这种依赖并非一直会是屏障。